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9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于是在一周后的县衙常会上,郝县丞突然发难,指责自己做为邕城首富居然有事落跑,选择轻担子挑,简直不为邕城百姓负责。比如在劳役问题上居然选择了清闲的粮食而不是繁琐的铺路泥沙,实在是不该。在郝县丞的激烈自我抨击下,在许县令的强烈抗议下,最终许县令和郝县丞职位互换:由许县令承担劳役所需粮食,而郝县丞则承担所有泥土砂石。

    而这世间的聪明人总是不少的,仅过一天,三岔河支流里的泥沙事件就传的沸沸扬扬。尤其是知道许哲已经考察过河里的泥沙的确可以做为铺路使用,哪怕县城劳役上无法挣钱,但是只要先疏通这条支流的一条小道顺水到达雍州,一切迎刃而解。

    之前大家不疏通的原因无非是没有这么多银两支持也看不见好处,现在既然可以边卖钱边疏通,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不说别的,就是河里这积攒了不知多少年月的淤泥,就可以支持着整个邕城十几二十年的收益。

    要知道不止邕城,雍州周边山高水远,道路崎岖,只要把河流清理哪怕一条小道到三岔河,有的是人会去抢这源源不断的泥沙。这可是无本的买卖,天上掉的银子。而邕城要做的,无非是从河里把泥沙捞出来。

    仿佛一夜之间,上延和东柳两镇就人满为患。尤其是上延,因为之前就有两艘采菱船可以直接改装,更是受到了大家一致的青睐,为了两艘采菱船的归属,邕城四镇差点大打出手。最终还是许哲出面协调:一艘归上延,一艘归邕城县集体所有。

    许哲县衙也一时间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短短几天时间门口脚踏都换了一个。也不知道谁传出的消息,知道这位新任的县令老爷现在就有关系可以弄到便宜的小船,稍作改装就能下河捞砂,这可是现成的好事,自然要好好扒着了。

    最终郝县丞已十五两银子的高价购买到了两艘快船,一等银子到家,就运送船只过来。除了上延,其余三镇也大家集资各买了一艘,加上郝家的两艘和上延的两艘,很快邕城就有了七艘采砂船,摆在一起也看着很有规模的样子。

    于是在热烘烘的七月,当雍州其余地方秋稻已经种植完毕,都缩在大树底下纳凉时,邕城却开始热火朝天的做起事情来。要是往年这时时间喊大家做事,绝对是抱怨满天飞,不过现在,倒是没人抱怨,毕竟挣得可是自己的银子。

    下陵和东柳之间的道路第一个被修建,河里采出的泥沙石子,平时大家嫌弃麻烦的东西,现在都成了宝贝。大批的劳力把泥沙采出来,活着山里特有的青透亮白的石粉,只要一点点,活在泥沙里铺在路上,在用草垫子盖上几天,一条苍黄厚重的泥路就铺好了。除非大雨不停的浇灌,不然用个十几二十年都没有问题。

    一看路真的成了,之前担心的人也放下心思,舍得满身的力气,投入到铺路中。今年不比往年劳役大家一窝蜂的上,县令大人说了,自家修自家门口的路,就比如说上延和东柳这条路,就是两个镇子上服劳役的男人修的。其余地方的则耐心在家里待着,等待道路修建到自家的那天。

    这可是自家门口的路,不用人说大家也会下死力气,明明要求修一个车道的路愣是被大家偷着摸的修宽了一倍,泥沙石子都不要钱,两餐还有人供应,修的还是自家的路,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可不得多修修,修厚些,再修宽些么。路边有杂草,必须拔掉,拔干净,拔一米的空白地方出来,可不得让杂草往这边长,占了路;修路中间发现凹洞,必须填平,什么绕道,那多麻烦,万一以后有牛车绕着也不舒服;路上有大石头挡着,必须搬开,小石头也不行,万一以后自家婆娘出门磕着脚了怎么办。

    等到道路完工验收,许哲看着愣是宽出一倍的道路嘴角直抽抽,两个镇的镇长笑眯眯的陪在一边,满脸的褶子开了花,一边嘴里道着歉一边眼神示意家里小伙子干的漂亮。

    等到验收完毕许哲还在头疼的时候,那边其余两个镇就为此闹开了。中心思想就一个:也要修两个车道的路。两个车道好啊,一劳永逸以后也省了会车的麻烦,万一哪条路被冲垮了还有另一边可以轮换使用,更加不用说的是现在已经建好一条两车道的路了,我们可不能比下陵或者东柳差才行。

    对啊,很好的事情,大家都很开心,就是许哲死的心都有了。假借上任县令的名义,名正言顺的可以使用部分银两或者粮食;以退为进的耍了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