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节 入赘之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有付诸实践。

    性格粗犷的曹彰又岂会像他二哥那般瞻前顾后,就见他扬手一挥大大咧咧地说道,“天地之大何愁没去处。”

    曹丕见曹彰如此信口开河不由暗暗叹了口气,心想依三弟这等没心没肺的性子日后在敌营为质少不得要吃苦头。然而还未等他教训曹彰。一旁年幼的曹植已然抢先一步摇头否定道。“不可!余等逃跑,岂非言而无信,陷父亲于不义之地。三哥。余等万不可做不孝之人!”

    “四弟所言极是。”曹丕接过话茬教育曹彰道,“三弟,汝真愿背负不孝、无信之名逃亡乎?”

    曹彰侧头想了想觉得哥哥和弟弟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可他已从下人口中得知入赘乃是极其屈辱的一桩事。官府历来都将赘婿与犯罪的官吏、逃亡的人员和商贾等同对待。并将这一类人征发到边远地区去服劳役或守戍。于是曹彰又反问曹丕道,“二哥甘心入赘乎?”

    当着两个弟弟的面曹丕不再有所隐瞒直接坦言道。“不甘。”

    “既然不甘,二哥又为何认命?”曹彰不解地追问道。其实曹彰先前之所以会请缨为质主要还是受了弟弟曹植的激励。但当他弄明白入侍为质是怎么一回事,并得知曹丕即将入赘蔡家之后,整个人的心境便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品性纯良的曹植则完全没有想那么多。就见他忙不迭地替曹丕解答道。“二哥乃是为父亲和曹氏一门忍辱负重。”

    “为何偏是吾等三兄弟忍辱负重,自毁前程,有家归不得!”心直口快的曹彰忍不住埋怨道。而他此话一出就连素来孝顺乐观的曹植都低下头陷入了沉默之中。

    曹丕望着一脸愤愤的曹彰和一脸黯然的曹植。觉得自己身为兄长应该给两个弟弟一点建议才对。否则依曹彰、曹植二人的性子往后的质子生涯可不好过。于是他当即清了清嗓子向两个弟弟勉励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齐之赘婿淳于髡,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秦庄襄王亦曾赴赵国为质。余等虽因情势所迫,或入赘,或为质,然即便颠沛流离,亦当屈不挠,发奋图强!为兄相信汝二人终有归家之日,切不可因一时之困而自暴自弃。”

    曹彰和曹植在曹丕的激励下精神双双为之一振。曹植更是一个箭步上前握住曹丕的手道,“阿植坚信兄长亦会有振翅高飞之日。”

    且就在曹家三兄弟互相勉励之时,齐军上下亦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婚之礼做着紧锣密鼓的准备。相比三年前的订婚之礼,此番蔡吉与曹丕的大婚之礼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显得仓促之极。好在入赘的婚姻仪式通常比较简单,当事双方都不会愿意大肆铺张。毕竟入赘对这个时代的男子而是桩颇为耻辱的事情。民间有些家境贫寒的男子甚至夹个小包袱到女方家报道就算入赘了。不过蔡吉作为一方霸主大婚之礼总不能太过简陋。更何况她所统治的齐地自古以来就有赘婿的风俗。

    据说“赘婿”一词源自于春秋时齐国的风俗。当时的齐国风俗认为,家中的长女不能出嫁,要在家里主持祭祀,否则不利于家运。这些在家主持祭祀的长女,被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于是就有了“赘婿”。这种风俗在齐地由来已久,一直到汉代还很流行。当然如果不是经济贫困,无力娶妻,一般男子是不会入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蔡吉之所以能以长女的身份继承父业,并长期统治青州一带多少也与齐地的这种风俗有关。

    不过蔡吉本人却对大婚之事并不上心。就在众人为她的婚礼忙碌之时,她却端坐牙帐同郭嘉商讨起了分封之事。须知随着蔡、曹、孙、刘四家齐聚襄阳城下,“分封诸侯”一事总算是被正式被提上了议程。然则各家都有各家的小九九,所以各家对如何分封也有着五花八门的见解。

    这不,蔡吉在听罢孙策提出的条件后,就忍不住哑然失笑道,“封王?孙伯符好大胃口。”

    想到东吴一方常常提出一些狮子大开口的条件,郭嘉亦跟着摇头苦笑道,“高祖曾杀白马宣誓:此后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故天子对封王一事甚是抵触。”

    蔡吉低头思虑了片刻追问道。“曹、刘两家欲封王否?”

    “曹、刘两家仅求封公。”郭嘉说到这儿又补充了一句,“倒是司马朗等人上表天子,请求封公之余另加九锡。”

    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这些礼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在蔡吉看来曹家提出这等要求倒也无可厚非,所以她又跟着问起了分封的具体时间,“太史令可曾卜算出分封吉日?”

    郭嘉答道,“回主上,依太史令之言,开春后七日便是吉日。”

    “开春后七日?”蔡吉微微一怔,心想时间如此紧凑刘协莫不是要急着打发他们这些勤王诸侯早日离开襄阳。

    “正是。”郭嘉点头道,“据闻天子已拟定新年号为延康,待分封诸侯那日布告天下。”

    “延康?”蔡吉又是一惊。须知历史上延康乃是东汉的最后一个年号,前后仅沿用了短短七个月的时间。七个月后也就是延康元年十月,即西历220年,刘协被迫将皇帝位禅让给曹丕,汉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魏晋时代。如今刘协欲在西历204年改年号为延康,无疑将提前终结建安时代。延康,延康,延续小康。却不知这个时空延康这一年号是否能如刘协所愿保佑汉王朝在他手中继续传承下去。

    郭嘉不知“延康”二字的典故,眼见蔡吉沉默不语,他便打趣着问道,“主上欲封王否?”

    回过神来的蔡吉当即狡黠一笑道,“封公便可。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孤可不愿天子日后封无可封。”(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