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节 人生感意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四十四节人生感意气

    虽然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蔡吉此番北上真实目却是旨巡视河朔诸郡。她看来幽州有张辽和庞统坐镇,凭此二人武略与智谋对付袁谭、步度根之流绰绰有余。反倒是冀州几个郡县归附至今仅一年有余,地方宗党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爆发大规模叛乱。须知蔡吉目前与曹操依旧保持着同盟关系,河朔豪强宗党可不会因一句"尊王攘夷"便轻易放任蔡吉置身事外。至少之前龙口诸生围攻曹丕已然让她见识了一番对方手段。

    所以蔡吉此次北上排场极大,一路上是陆续接见了不少地方豪强宗党。但是光是如此恩威并施,还不足以震慑那些地头蛇。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坐镇南皮太史慈也是稳定河朔关键所。

    官渡之战后,蔡吉遣派太史慈、高顺两员大将分驻南皮、黎阳两城。驻扎其中黎阳高顺主要负责黄河一线防务,旨防范黄河以北曹军。须知黎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重地,按原有历史进程此地本该是曹操与袁谭决战之地。只因蔡吉强制介入此城才没有落入曹操之手。倘若曹操现突然与蔡吉反目,驻扎黎高顺会第一时间自黄河腰斩曹军南北联系,阻止冀州曹军南下进攻青州。所以不难想象这会儿曹操怕是做梦都想将黎阳收入囊中。也正因为黎阳位置极其重要,蔡吉授命高顺坐镇黎阳同时,并未给他增派额外任务。如今大半个冀州军政要务其实都归坐镇南皮太史慈统辖。这便使得太史慈本人想法将直接影响到冀州稳定与走向。

    其实市面上有不少人认为蔡吉将半个冀州拱手委任给与她无亲无故太史慈实太过儿戏。各种离间、诬蔑二人关系流言也从未停歇过。但无论外界再怎么传言太史慈冀州威望远超蔡吉,蔡吉都没有动摇过对太史慈信任。这一来是因为她深知太史慈人品。二来则是蔡吉坚信忠诚源自于意气相投,而非血缘牵绊。

    熟知历史蔡吉十分清楚光靠一家一族血亲根本无法逐鹿天下。无论是汉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不是以血亲为主。刘邦也是依靠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等出身各不相同英豪,方能战胜项羽一统天下。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魏征道出了君臣之间理想关系。蔡吉并不奢求麾下文武"功名谁复论",却着实希望自己能与家臣们"人生感意气"。要达成这一点,蔡吉首先需做到能与家臣交心。就像郭嘉等谋士需探明蔡吉立场,方能替她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蔡吉作为主上也不能无视麾下家臣心声一意孤行。于是抵达南皮第二日,蔡吉便州府内单独约见了太史慈。

    人间四月芳菲,山寺桃花始盛开。时值孟夏,南皮城内桃花开得正艳。与太史慈同榻而坐蔡吉,望着粉红色花瓣随风纷飞。时不时飘落光洁彩绘漆案上,不由心生感慨,"遥想昔年与君相逢黄县,孤尚小。初成蕊。若非子义仗义相助,孤怕是早成冢中枯骨,何来今日,花正艳,荣封侯。"

    "主上此言差矣。若无主上知遇,慈怕是仍蹉跎年华,不知身归何处。"太史慈手持酒盏摇了摇头。

    太史慈这番话倒并不是客套,而是他这些年切身体会。如果当初不是黄县碰上蔡吉,太史慈自认自己极有可能会南下投靠当时扬州刺史刘繇。而今刘繇早已覆于孙策之手。且败得极其凄惨。倘若太史慈真投于刘繇帐下,那他不是已殉主而亡,就是转投孙策麾下。无论是何种结果都比不上现如今统领河朔来得风光。

    蔡吉当然知晓因自己介入,太史慈整个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按原有历史进程,这会儿太史慈本该被孙权委任到东吴南部,统领海昏、建昌六县,督诸将共拒刘表从子刘磐。虽然不清楚太史慈还会不会四十一岁时去逝。但没有太史慈当年支持就不会有蔡吉现成就。所以蔡吉并没有以太史慈恩人自居,而是端起酒盏向太史慈敬道,"无论如何,没有子义就没有今日之孤。这盏水酒,孤先干为敬。"

    眼见蔡吉粉颈一仰,将水酒一饮而,太史慈眼中有了温暖笑意。胸襟宽广,重情重义。既有女儿之细腻,又有男儿之爽朗,这便是他太史慈现主上,与曹操、孙策、刘备等群雄争夺天下主上。

    任凭外界毁誉参半,仅此一盏酒,慈无悔矣——心头一热太史慈也跟着饮干了盏中水酒。

    一杯水酒下肚。感觉气氛融洽许多蔡吉,旋即搁下酒盏,郑重地问道,"此番衣带诏中原闹得沸沸扬扬,不知子义对此有何看法?"

    太史慈见蔡吉问起衣带诏,不由托着酒盏沉吟了片刻,斟酌道,"慈以为衣带诏并非伪诏。然曹孟德、刘景升二人皆心怀不轨,主上以尊王攘夷为由,远离此等不义之战,亦无可厚非。"

    蔡吉从太史慈话语中听出了一丝妥协味道。显然太史慈对曹操所作作为十分不满,但也接受了蔡吉尊王攘夷口号以及暂不介入曹刘大战决断。可这一次纷争,却不是不参与曹刘大战就能置身事外。

    正当蔡吉低头沉思之际,太史慈突然搁下酒盏说道,"主上,慈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蔡吉回过神颔首道,"子义请问,孤知无不言。"

    "主上真不打算救天子于水火?"太史慈抬起头沉声问道。关于这个问题,太史慈早官渡之战后便想向蔡吉问个究竟。但是那时众人正忙着接收冀、幽二州,追击袁氏残部,太史慈一直没找着机会亲口问蔡吉。此刻蔡吉既然亲口提到了衣带诏,太史慈自然也就少了几分顾及,直接将自己心中疑问问出了口。

    蔡吉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但见她提起酒壶为自己和太史慈各斟了盏水酒反问道,"子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