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7|慧玉你想整宋小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刘邦死后不久,萧何患病,惠帝前往探视,问他:“相国百岁后,谁可以代之?”萧何心中有数,却反问:“皇上比我更了解臣下。”惠帝又问:“曹参怎样?”萧何说:“皇上能用他,我死而无恨!”隔月,萧何就去世了,由曹参继任相国。萧、曹的关系曾有一个由近到疏的变化,但萧何却推荐关系早已疏远的曹参继承自己的职务,这主要因为他们的治国思想一致。那就是黄老政治。

    黄老之学。先秦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到了秦汉之际,老子思想曾经风行一时,这时又有人托名黄帝为道家的鼻祖,鼓吹“帝道”,从而出现了“黄帝学派”,并且“黄老”得以并称,即把“老庄之学”和“黄帝之学”结合起来,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学术流派。

    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是道家思想的原本面貌,而是以道家思想为骨干,又兼收儒、墨、名、法诸家思想而融为一体的。但道家思想的本质,即无为而无不为,仍然是黄老之学的主干。老子主张使民自正、自富、自朴的有利于小农生产的理想被保留下来。正是这种清静无为、俭朴寡欲的主张,适应了汉初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成为统治者奉行的治国指导思想。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政治称为“黄老政治”。体现这种思想的哲学家是陆贾,而开始实行“无为而治”的典型代表当首推曹参。

    推行黄老政治曹参在齐国丞相任上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时,告诉舍人:“赶快收拾行李!”过了没多久,果然有使者来召曹参。曹参临行之前,嘱托接替他的丞相说:“齐的狱市之事托付给你了,千万不要制造困扰!”接任的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再大的事了吗?”曹参说:“狱市,是善恶同时被容纳的地方。现在困扰他们,那么叫那些奸诈之人何处存身呢?”

    曹参的“勿扰狱市”是汉初黄老政治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政策,它对于恢复和发展汉初残破不堪的社会经济起了相当重大的作用。那么,“勿扰狱市”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来注家诠释不一,最常见的是将“狱市”分解为刑狱和都市。然而,勿扰刑狱、都市,于情理上不太通,所以始终未能成为定论。解放后,经陈直先生研究考证,认为“狱市为齐国大市之名,狱为嶽字省文,即齐国庄嶽之市”。此说较符合历史事实。这里所说的“大市”,实际上同今天集市交易的市场很相似。“勿扰狱市”的含义,指政府对集市交易采取不干涉的政策,即施行市场开放。曹参此举,颇有超前意识。这一经济政策,保证了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这样就必然刺激生产发展,进而使汉初社会经济变得活跃起来。但是,由于放任自流,不加限制,到文帝时,社会上背本趋末、两极分化的现象业已十分严重。

    萧何死后20天,曹参从齐国回到长安,继任相国,将黄老之学的无为政治推广到全国。一方面,“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之约束”;一方面,他任用“忠厚长者”为吏,罢去“欲务声名”的官员。而曹参本人,日夜饮醇酒,不做丞相之事。一旦有官员来谈政事,曹参就请他喝酒,甚至把他灌醉,使他没有说话的机会。

    为什么“一遵何之约束”?曹参向惠帝陈述的话,恰好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他说:“高祖与萧何平定天下,制定的一切法令都明明白白。现在只须陛下垂衣拱手而治,臣参等恪守职责,遵守成规,谨防疏漏,不就行了吗?”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来历,这便是惠帝从曹参那里得到的奥秘。

    无为与保身吕后专政时,异姓王的问题解决了,代之而起的是刘、吕两姓的权力斗争。齐王刘肥差点被吕后毒死,吓得刘肥将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又请奉公主为齐国王太后,才免遭杀身之祸。对刘邦的其他诸子,吕后也频下毒手:幽死赵幽王刘友,逼赵共王刘恢自杀,派人杀害燕灵王刘建的独子,使其绝后。与此同时,吕后也把打击的矛头指向忠于刘姓的大臣。在如此激烈、复杂、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大臣们首先须考虑的是如何才能避祸保身的问题。它们的内在关系是:既然饮酒是为了保身避祸,那么崇尚黄老与饮酒的关系问题,实际也就是崇尚黄老与避祸保身的问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